大众网记者 曲顺 通讯员 李代玉 青岛报道优益配资
9月26日,2025年山东省第三届学校急救知识和技能大赛及青岛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相继落下帷幕,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选派的多支学生代表队表现优异,在山东省第三届学校急救知识和技能大赛与青岛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两项大赛中连创佳绩,全部荣获一等奖,共获得团体一等奖3项、个人一等奖6项,充分展现了学校在应急救护教育方面的卓越成效。
近年来,学校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课程与专业、学校与社会资源,创新构建“课程建设筑基、人才培养提质、社会服务辐射”的“三维一体”急救教育体系,先后获评“青岛市红十字应急救护先进单位”、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为非医学类高校急救教育提供了可复制的“青酒管方案”。
夯实“双融”基础优益配资,急救课题体系覆盖全员
学校以“急救教育走入学习、走入生活、走入场景”为理念,通过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的深度融合,打造覆盖全员的急救课程体系。在急救培训课程设置上,坚持理论与实操1:1配比,创新“带入式”授课模式,创设客舱特情、旅游突发状况等真实场景,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动手操作,增强参与感与体验感。线上依托清华慕课、“关爱生命,救在身边”教育平台提供标准化课程资源,线下将急救教育纳入《入学教育手册》,通过公选课、“第二课堂”专家讲座、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等活动,积极开展普及性应急救护培训工作。仅在2025年上半年,900余名师生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员证书,1600余名师生考取了心肺复苏(CPR+AED)培训证书,现持有急救资格证书人数占在校师生20%以上,实现了体育教师、辅导员、宿管教师、学生干部重要人群全覆盖。
聚焦“赛教”融合,培育复合型技能人才
学校紧扣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推动急救教育与专业建设同频共振。空中乘务、国际邮轮、旅游管理等专业将急救课程模块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其中空乘专业将“客舱救护”列为核心课程及岗前考核关键指标,显著提升学生应对行业特情的处置能力。学校以“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为抓手优益配资,自2023年起每年举办校内急救技能比赛,师生团队先后斩获第三届全国院校民航空中乘务专业技能大赛“机上急救实操考核模块”二等奖、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机上急救实操一等奖3项等国家级、省市级荣誉。此外,学校组建由15名山东省红十字应急救护认证师资构成的教学团队,包含医务人员、外聘专家及专业教师、学生工作人员等,“王丰田”应急救护名师工作室获青岛市红十字会授牌,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师资支撑。
发挥“基地”优势,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作为青岛市非医学类院校首家“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入选教育部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学校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打造区域性急救知识普及平台。基地自2024年9月建成以来,已组织各类培训30余场,承接李沧区校外教育机构、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青岛一中急救培训等项目,服务校内外人员超3000人次,学校学生动车协助救人事迹登上《青岛日报》。通过加强与各级红十字会、医院、卫健部门的协同合作,学校为社会输送专业急救力量,推广急救教育体系经验,助力区域急救教育普及与发展,践行高校社会责任担当。
盈丰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